托口杨梅——水果之魁
文/曾庆平
(上)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在偏居一隅而思潮涌动的托口中学,有一个不安本分的青年教师名叫粟俊。他学的是师范,教的是历史,却怀着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对农业科技的满腔热情,一心只想把这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让自己的成果走出大山、造福国人、影响世界。他利用业务时间自学钻研农业科技,多年来自费订阅《中国南方果树》、《中国农业文摘》、《果树学报》等专业期刊、杂志,并在当地开展生物资源调查和产业结构优化。他还自己创办了一个育苗基地,重点繁育推广杨梅、刺葡萄等地方优良果木品种。1990年代初的一天,粟俊在其同事何赞民的见证下,他把自己研究多年、心仪已久的本地一个杨梅品种以其果实色泽鲜红、熟透后色深近紫的特点而命名为“玫瑰红”,并在《中国南方果树》撰文介绍,育苗推广至重庆、贵州、湘赣及两广地区。该品种果大、色艳、水分足,酸甜适度,号称“最具风味的杨梅”品种。由于粟俊老师的发掘和推广,托口“玫瑰红”开始成为小有名气的本地杨梅优势品种。粟俊老师因为引领推动托口杨梅产业化发展被评为“科技示范户”,还作为杨梅生产技术的唯一代表参加了怀化市第一届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大会。
“我们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也要感恩带给我们机会的人”。粟俊老师介绍说,托口杨梅产业升级换代,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作为,而是一个区域的群体效应。这里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一个是罗岩村的熊顺生,一个是阳荆村的赵术。
熊顺生是粟俊同村的一个普通农民,腿脚有残废。九十年代初的一天,他乘船七八里水路来到托口镇赶集,刚好遇见怀化地区科技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集镇上收购杨梅子,劣的、酸的、烂的无论好坏都要收走。于是他好奇去询问:这么酸的烂的杨梅果收去有什么用?一个工作人员耐心告诉他:我们收去用来播种育苗,用实生苗嫁接一个新品种,培养嫁接苗一二年后再定植成林,这种杨梅果大味甜,是最好的杨梅品种,怀化地区都还没有,因此准备引进、育苗推广。熊顺生听后立刻感到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当即恳求一定要给他搞一两株这种杨梅苗。工作人员见他态度诚恳、决心坚定就答应了。但是他们手头并没有成品苗木,就要他过年时到怀化去拿。几个月过去了,临近过年的时候,熊顺生为了兑现承诺,一路跋山涉水辗转来到怀化,找到当年到托口的科技工作人员,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两株杨梅苗——东魁。回到托口,他把两株杨梅苗种在自家后山的自留地里,仅存活了一株。通过精细培管,这棵宝贵的杨梅三年后实现了挂果,真如前所言,这个杨梅果美甘甜,大如乒乓球,汁多而酸轻,重者十余颗即达一斤,实属杨梅之极品!此后,在粟俊的支持下,熊顺生把自家的几十棵老杨梅树通过高位换接全部改成了东魁杨梅。因为自己是残疾人,思量着只要自食自力过好生活就不怕别人干涉,他顶着长辈的劝阻和稻田改制的政策压力,率先在责任田里种上了东魁杨梅。一开始周边村民总在观望,有的还心存疑虑:把杨梅树种在田里能行得通吗?今后自己要吃饭该怎么办?熊顺生顾不上这些,全力以赴投入杨梅生产。托口罗岩村的东魁杨梅于九十年代中后期成批量上市。通过托口山水滋润的东魁杨梅,比其他地方更甜更大更美,成为怀化乃至中南地区无与伦比的水果明珠,堪称杨梅魁首。一个好的新产品,如何让客户接受,又如何打开市场?关键时刻,又是这个粟俊挺身而出,积极与熊顺生合作开展销售:一方面是赠送品尝,通过登门拜访各级各部门,尤其是科技、科协等部门大力推广,逐步打开局面,把托口杨梅先后销往洪江、怀化、长沙等地。另一方面搞网络宣传,自建“阳光果园”网站,及时更新信息,广告效应明显,线上线下销量同步增长。与此同时,粟俊在自己的苗圃开始繁育东魁杨梅苗木,并把自己原来50多株老杨梅树都改成了东魁。因为有示范带头人的引领,东魁杨梅在托口产销两旺,形成了巨大的聚集效应。农民争先恐后发展东魁,致使接穗果枝一芽难求。为了防止在夜晚时树枝被他人偷采,有的人在自家东魁树下暗置捕猎机关,还有的人干脆在杨梅林中搭床作屋全天守护。到九十年代末,托口以罗岩村为中心,已是家家种东魁,村村有杨梅。托口杨梅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升级换代,形成了第二波发展高峰。
杨梅是天生的娇贵佳丽,果实结构独特,外围肉柱柔软多汁,越是熟透、甜足越不耐存放,采摘、运输比草莓、荔枝更难。而一个品种的成熟从开采到结束不过短短一周。为了调整杨梅生产结构,延长鲜果产期,粟俊通过研学廖松林《杨梅》专著,密切注意全国杨梅发展最新动向。1998年他突然看到一个消息,福建引种台湾的一个品种(王子安海)取得成功。粟俊立即找来合作搞苗木的阳荆村民赵术商量,准备把这个品种拿过来做下试验,最好多引进几个品种对比一下,找到适合本地生产的优良品种再推广。两人说干就干,赵术把计划引进新品种的想法给阳荆村干部进行了报告。阳荆村早年就在引种优质杨梅、发展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上尝到了甜头,村里表示对此大力支持,还答应解决路途交通费用。赵术顺利来到福建,成功取回了“王子安海”杨梅接穗,在阳荆村的杨梅基地通过高接换种正式引入生产。次年,由阳荆村牵头组织,罗岩、杨柳、通州四大杨梅主产村的村支领导和生产大户又联合去了福建考察,引进了东方明珠、大白砂、黑魁等杨梅新品种,只要发现有适宜本地的好品种就实施繁育、推广、栽培。至此,托口杨梅产业发展经历了从自发摸索,自觉模仿到自主选择的三次提升。品种结构得到合理优化,形成了早、中、晚三大优良品系全覆盖:以王子安海为主的早熟种(6月10日以前)约占一成,以木洞大、小炭梅(6月10—16日)和玫瑰红(6月13—18日)为主的中熟种也占一成,以东魁为主的晚熟(6月15—25日)种占了八成。可以说,整个六月都是托口杨梅的天下。只要来托口,天天都有好杨梅;也只有在托口,才能吃到最好的杨梅!
如果你还不太了解托口,你也许不知道托口有杨梅,那种惊艳与诱惑,可以从创业者粟俊的感叹中隐约体验到:
在越来越潮湿的空气中,
家乡的杨梅开始泛红。
终于,
在五月的那场雨后,
在龙舟汉子的呐喊声中,
家乡的杨梅红了。
看啊!
那树杨梅染红了那山弯,
那片杨梅染红了那座山,
那山杨梅染红了那片天!
来源:洪江市农业文化故事编辑委员会
作者:曾庆平
编辑:肖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