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李慧仁老师是十余年前,我刚到黔城工作不久,在游玩黔阳古城时不经意走进南正街的今月楼,经朋友引荐,与李老师认识,李老师给我的初步印象是清瘦精致,待人彬彬有礼,有些木讷。当时先生还只近花甲,我以为他已古稀之年,而现在,先生刚过七十,倒像六十余岁的老人,可谓:以文化人,文明润身。
今月楼,是座典型的古式庭院,二层楼,后有小院,栽有花草及柚树,当年先生花巨资买下,就是因为先生要守护黔阳古城,他是芙蓉楼管理所所长退休后定居在这的。
今月楼的大厅,有先生的画桌,玻璃柜台,有一八仙桌,是先生的茶桌也是饭桌,墙上挂有先生的力作,黔阳古城一些景点的水彩画。楼上有间馆室,陈列有先生毕生之精粹,各位客官有时间可自去一一欣赏。其中一幅巨幅黔阳古城图,据先生介绍是五六十年代的古城全貌,是他凭自己的记忆用三年时间描绘出来,他说他有这份责任让世人知道黔城原貌。
画之与我,外行一个,但先生的水彩画,让我百看不厌,特别古城一些熟悉的景点,在先生的作品中,有雪花飞舞的寒冬之景观更是韵味无穷。是谓:相看两不厌。
当初之古城,由于各种原因,可谓:养在深闺无人知。当地政府也着力打造旅游景点,旅游兴市,但游客极少,三三两两,而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原住民来说,做些生意,增加收入,只能望着隔壁“凤凰”兴叹。市场经济是只无形的手,有情也无情,人们都在期盼着门庭若市。
随着拜访交往增多,经常到先生的今月楼蹭茶聊天,看似严肃的先生也逐渐与我熟络,相互间多了份信任,聊的话题也就慢慢广泛,是谓忘年交吧。先生是极度自律的旧式读书人,绘画是他的专业与热爱,与他谈到古城历史,绘画技术,古董收藏等话题,先生可谓变了一个人。谈兴极高,滔滔不绝,古诗古词,传说传闻,张口即来,可谓谈笑风生,有时至深夜,如不是师娘提醒,半夜恐怕也不会停止,言谈之中,对古城之热爱,对古城文明之虔诚,对古城未来之兴望溢于言表,同时也深深感染于我。
一年冬天,一场罕见的冰雪降临黔阳古城,银装素裹,千年名楼也是楚河上游第一楼一一芙蓉楼也因此而结一场冰雪奇缘。李慧仁先生根据记忆,匠心独运,挥毫泼墨,一幅冰雪世界的芙蓉楼精美图画应运而生。
该幅水彩画作极具视觉冲击感,整个芙蓉楼及周边百分之八十多都是冰雪覆盖,舞水河河面平静如镜,倒影清晰可见,河边也有冰雪。
河边一棵树被冰雪压弯了腰,整棵树从中一百八度弯曲下来。树上载着冰雪,极像一位正在练瑜伽的美少女。
画面正中是人称三绝的拱形大门,大块青石板镶嵌而成,高有七八米,宽有4米左右。大门上有壁画 ,整个大门也如斜塔般倾斜,顶上有指北针。
画面左侧是座八角亭,亭顶白雪覆盖着,亭顶尖笔挺直指苍穹。该亭应该是当年龙标县尉王昌龄的送客亭,可曾想象当年在这演绎了多少曲人间悲欢离合。王昌龄也在此写下千古绝唱《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是谓地因人出名,人因文流芳。
画面右侧的芙蓉楼二层楼高,虽然白雪覆盖,但到过芙蓉楼的观众一眼就可认出是芙蓉楼。
于画我是地道的外行。说不出什么所以然。只会凭感觉俗不可耐的说:这画好看。
但从画面我能猜测出李老先生心情与初衷。
年逾古稀的李慧仁先生凭记忆创作出这幅:形似更神似的水彩画,似乎在透露四个字 :冰清玉洁。
对芙蓉楼古迹文物的保护 ,对芙蓉楼的今生前世的了解,对芙蓉楼里一草一木,石碑林的来龙去脉,充满了李老先生的内心世界。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但对社会的感恩及爱心可以无限。
赤条条来这个世界,也犹如一场冰雪来,最终都归化水而去。
清清白白做人,留得清白在人间才是王道。大概也是李老先生作此画的另一深意吧。
到黔城工作,闲暇之余游玩黔阳古城,我最大收获就是认识了一批先生一样的民间艺术与文明守护人,灶王宫的袁世才先生,节孝祠的陈忠明先生,兰翔园的杨汉民先生……
正是有群这样的守护人,黔阳古城之文明才能薪火相传,黔阳古城之未来会更加美好!
而先生家的今月楼拜访或游玩的人会越来越多!
正是 :
今生结缘芙蓉楼
明月常照回家路
楼上楼下多文宝
古城文明不遗漏
审核:符玉娟 终审:刘辉霞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谢群
编辑:肖焙丽
本文为尊龙凯时注册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jsxw.cn/content/2021/01/14/8834071.html